-
首页
-
新书小说排行榜
-
人皇纪
人皇纪
杨美韵
89660万字
33441人读过
连载
或许是那则轩尼诗洋酒的广告对我的触动太深,又或许是对自由和梦想的渴求已无法抑制,2011年春天,我终于辞去了这份年薪超10万的工作,收拾行囊离开了奋斗五年之久的上海,飞往那个寄托着我认为梦会在这里开始的城市——云南丽江。在这里,我、整理好心情开始我的寻梦之旅,开满杜鹃花的香格里拉、美丽圣洁的梅里雪山、稻城亚丁、布达拉宫、阿里、墨脱…… 云南第一高峰、藏区八大神山之首梅里雪山在圣洁的梅里雪山前留影 第一段行程的安排是从虎跳峡开始的,在丽江**的十余个朋友达成了共识,我们从虎跳峡转经香格里拉,在松赞林寺稍作停留之后,经奔子栏从白马雪山直达梅里的飞来寺。队伍里有六个人来自厦门,还有两个是来自温州的新婚小夫妻,加上我、司机和领队一行十一人。尽管来自不一样的城市和地域,对梦想和美景的追求还是让大家有很多共同语言。这次的梅里之行充满了各种不可预料的惊喜,感动的、刺激的、惊险的、感叹的、向往的,在夜雪幽幽的这篇游记里都会找到最好的诠释,谨以此游记献给那些有梦想的人们! 这是行程中的第一站香格里拉雄古观景台,白色的云带山前飘动,让很普通的山谷变得生动起来 金沙江峡谷上空美丽的云带! 金沙江两岸的美丽村寨,相信生活在这里的人一定很幸福 远处如同调色板般的美丽田园风光 蜿蜒曲折的金沙江河谷,两岸是原始的村寨中午到达了虎跳峡,虎跳峡的险峻早在杂志和电视上就已见识到,我们的领队也明白我们这些城里人的体力极限,把我们送到了虎跳峡的正上方,从上朝下看短短的距离我们走了十余分钟,峡谷里的风非常大吹的眼睛都睁不开来,但是空气却极为清爽,奔腾的水声呼啸而至,江水拍打在虎跳石上激起很大的水花,峡谷很深,两旁的峭壁呼之欲出很是壮观。如果你拿着相机,这里的美景绝对是信手摘来。当天的风非常大,由于还要赶往香格里拉,我们没有在这里停留很久,但虎跳峡的壮观已经在我的心里打下烙印,对后面的行程,我充满了期待! 回复:大家趁着走得动,赶快出来走走,不然结婚生小孩就没这个精力和时间了!我们最初的团队在虎跳峡观景台的合影,大家开始都表现的很HI站在虎跳峡的栏杆旁,似乎可以闻到水花的味道 汹涌澎湃的金沙江 在被积雪覆盖的地方,再过两个月就会开满杜鹃花,很是绚丽,雪中的玛尼堆更显圣洁 下午到达香格里拉独克宗古城,金光灿灿的转经筒,夕阳落在上面很神圣 经领队阿华介绍这是世界上最大的转经筒,已经列入吉尼斯世界记录大全,据说转一圈就相当于念了472万声六字真言。 在转经筒下留景,也沾沾这个大大转经筒的神气,希望给我们带来好运!茶马古道,神奇的马帮文化曾在这里留下过痕迹香格里拉的天空永远是湛蓝的香格里拉古城的四方街挂满了五彩经幡香格里拉古城印满经文的佛塔挂满经幡的塔,寄托着善良的人们许下的祝福,我也在佛塔下留影,希望给自己带来好运!都说,到了藏区,你会被他们神圣的信仰深深吸引,他们信仰藏传佛教,随处可见的彩色经幡和转经筒代表着他们的虔诚。松赞林寺被称作小布达拉宫,吃过早饭后我们就赶到了这里,我们是来得最早的一批游客,听松赞林寺的解说员讲,这里的喇叭来自香格里拉的各个村寨,有几千个喇叭居住在这里,寺庙门口有一个天葬台,据说喇嘛们圆寂之后就在这里进入天堂(喂秃鹫)。寺庙里的气氛非常神圣,我们在这里点了酥油灯烧了香,还接受了喇嘛们的祝福。松赞林寺有一道很长的阶梯,阶梯的尽头是一面非常有特色的墙,在这里,你会觉得自己的心灵在不知不觉中被净化! 在海拨3000多米的香格里拉,我们是缓慢上松赞林寺的台阶,而这些小喇嘛则是快步跑上来的。 松赞林寺可爱的小喇嘛 我在微薄上放了这张照片,同事问这个喇嘛是不是吃肉的,咔咔,这个喇嘛很害羞,我说了好几次才同意和我合影 这面墙很神圣,很高,在这里,你会感觉心很安静雪山下的松赞林寺全景,很漂亮,感觉像小布达拉宫一样松赞林寺大殿上的金鐘领队阿华说每转动一次转经筒,就当于念了转经筒上的经文,为自己的亲人和朋友祈福一次,所以有转经筒的地方,我都会去转动它,希望能为我所有的亲人和朋友祈福 松赞林寺前的拉姆央措圣湖在松赞林寺前的广场全体驴友合影拉着云户外俱部的旗帜合影,不过我不在其中,因为这张相片是我拍的!我们的最终目的是神山梅里,在松赞林寺稍作停留之后,我们就驱车赶往奔子栏,奔子栏是白马雪山下的一个小驿站,我们将在那里吃过午饭之后翻越白马雪山。也许美好的旅程都注定要经受考验,就在我们到达奔子栏的时候,白马雪山因为雪太厚封山了,一行人的热情瞬间被浇到谷底,因为连非常有经验的交警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可以通行。同行的福建人在等待了三个时辰之后,决定要驱车返回丽江,根据这个状况,在这里呆上三五天也不能同行是常理之中。我有些失望,我千里迢迢为梅里雪山而来,决不能因此而放弃! 沿途的经过风雪中的纳帕海一道光柱从厚厚的云层中射出,似乎让我们有阴霾的天气中看到了转晴的希望([]
最新章节:
第521章
武林笼中对
(
2024-09-10 16:19:38)
更新时间:
2024-09-11 00:45:21
周淑慧
我和老头儿都属于那种爱幻想却懒于行动的人,如果说年轻的时候还有那么点冲动和冲劲,现在已然过而立近不惑,越发的懒了,很多事情只是想想,时间久了就了无声息了。 “咱俩去西藏吧!”这个念头去年就有了,但当时真的只是想一想,说一说,什么时候能去?猴年马月~~ 看别人进藏的贴子,只能欣赏之余,外加羡慕嫉妒恨!~~ 今年五月,正好老头儿单位合同到期,打算换个环境,不续了。我早两年也辞职自己做点小生意,这年头小本生意难做,索性就这个机会去西藏,此时不去更待何时~~ 开始准备,说实话,一边准备着也一边纠结着,这是真滴嘛,真滴要去西藏了?~~原打算五月末出发,后因为家里有事,一拖再拖,有那么一段时间感觉这次又要泡汤了,心情很低落。人生怎么就那么纠结!~~ 终于,六月下旬的时候,决定无论准备到什么程度,七月初出发,定了三个日期,7月3日,5日,或7日。 后于7月5日下午6点于大连家里出发,西藏圆梦之旅终于启程了~~~DAY 1 大连旅顺港--山东东营港 DAY 2 山东东营--河南洛阳 DAY 3 洛阳--西安 游西安兵马俑 DAY 4 西安--九寨沟 夜宿九寨沟 DAY 5 九寨沟一日游 DAY 6 阿坝松潘县--成都 夜宿成都 DAY 7 成都 成都大熊猫基地,宽窄巷子DAY 8 成都--德昌 夜宿德昌服务区 DAY 9 德昌--丽江 德昌服务区,攀枝花,丽江DAY 10 丽江 丽江古城,拉丽海DAY 11 丽江--大理 DAY 12 大理 大理古城,洱海公园DAY 13 大理--香格里拉,夜住迪庆 DAY 14 香格里拉--曲孜卡乡 迪庆,德钦,盐井,曲孜卡乡DAY 15 曲孜卡--左贡 曲孜卡,芒康,左贡DAY 16 左贡--波密 左贡,邦达,八宿,然乌,波密DAY 17 勇过通麦天险 波密,通麦,鲁朗,林芝,巴松措DAY 18 到达圣城拉萨 巴松措,墨竹工卡,拉萨DAY 19 拉萨 DAY 20 布达拉宫 DAY 21 拉萨 --那木措 大昭寺,八廓街,当雄,那木措DAY 22 那木措--雁石坪 DAY 23 雁石坪--格尔木 雁石坪--沱沱河--格尔木DAY 24 格尔木-敦煌 莫高窟DAY 25 张掖丹霞地貌 瓜州,嘉峪关,张掖DAY 26 张掖 --银川 DAY 27 吃包头小肥羊总店 银川,包头DAY 28 游格根塔拉草原 包头,呼市,怀安DAY 29 贡格尔草原露营 怀安,克什克腾,贡格尔草原DAY 30 克什克腾--大连 先来介绍下准备活动:车辆是两厢小车,不足两年,车况没问。之前看其它进藏的贴子,也提到西藏住宿的不方便,一是藏民的生活习惯怕不适应,二是遇到路毁堵车的时候又坐地起价。三是不想赶路,随心随性,遇到合适的地方就可以住下,这样最好!一路下来,三十天,我们只住了6天店,其它全住在车里,西藏境内睡觉全部床车解决,西藏的温度真的很适合睡车里,不冷不热,很舒服。关于这次旅行的各项费用这里做个总结:1,加油费:5195元(11517公里)2,过路费:2943元(高速2828,省道115)3,门票费:2096元4,住宿费:702元(6天)5,外食费:974元(包括饭店和小吃)6,车保养费:451元。7,药品:67元8,保险:66元9,船票:900元10,其它买菜买水果停车费等等杂费:1119元----------------------------总计:14513元。11,再加上之前准备物资和车辆改装的花费大约1000元。----------------------------总计:15000左右。心得:其实还算省的,毕竟30天,一万多公里。平均每天也就不到500块钱,要吃要喝要住要玩要加油要跑路,想想,是不是很省了,用我老头儿的话说,省到家了。 DAY 1 大连旅顺港--山东东营港 7月5日,第一天,坐船到东营,晚10点到第二天早5点,7个小时在船上,就是睡觉!7月5日花销:1,船票:880元(190*2+500)2,甲板票:20元3,大连境内高速:15元---------------------总计:915元DAY 2 山东东营--河南洛阳 第二天,7月6日,没什么具体安排,就是赶路,从东营向西安方向,能滚多远滚多远。晚饭的时候不太饿,吃的桃子,没做饭。7月6日花销:1,加油:240元(山东利津服务区,7.83元/升)2,山东境内高速费:1103,河北境内高速费 90+115=2054,加油:240(河南安阳服务区,7.78元/升)-----------------总计:795元 第三天,7月7日,重要景点:西安兵马俑7月7日花销:1,加油250 陕西南沙服务区 7.78元/升2,河南省内高速费:1453,陕西省内高速费:75元4,兵马俑门票:300元5,兵马俑电瓶车票:10元6,兵马俑停车费:20元7,公交车:8元8,小吃:84元9,住宿:148元(西安加利利快捷酒店)------------------------总计:1040元。([]
杨裕仁
走在转山路上—前言—那一世转山转水转佛塔不为修来世只为在路上与你相遇———————————————————————————去贡嘎转山不是突然的心血来潮,是内心由来已久的向往去贡嘎不是为了与谁相遇,仅仅是因为那座山但,路上的相遇亦是我所向往的不过事实如我初衷,我始终独自走在转山路上————————————————————————————————————————————— 贡嘎山是四川最高峰,被誉为“蜀山之王”,在“中国最美的十大名山”中位列第二,近年因为国家地理的推介,前往贡嘎的徒步者越来越多,知道它的世人也越来越多,但其登顶难度极高,鲜有人能登顶此山,贡嘎山是许多摄影爱好者与户外爱好者的圣地。 我从去年开始了解这座山,去年我在新都桥与人偶遇,无意间得知了这座山峰,不过当时未曾得一见,当时两个人邀请我一起去转山,但当时才刚接触到这座山,对它不明不白的,于是婉拒了对方。回来后我不断的了解这座山,它无与伦比的美很快吸引了我,好片子看多了始终是要中毒的,吕老师的日照金山、某位兄台那不经意的转身....这让热爱摄影的我更对这个地方充满了向往,所以我逐渐确定了要去转山的行程。将近一年的时间,我不断在期待转山这一天的到来,终于,暑假的来到,也意味着我的转山即将开始。 七月对去贡嘎转山来说不是一个很好的季节,甚至可以说是一年之中最不好的月份之一,七月大量的雨水使得可以看到贡嘎山的概率大大降低,正如子梅村一个人这样对我说的“冬天来能看到贡嘎的概率是90%,现在来看不到贡嘎的概率是90%”。但对于还在上学的我而言,能抽出这么长的时间来转山也就只有暑假了。 传统的贡嘎穿越路线是由老榆林进、草科出,一般为七天,逆时针,而我的转山线是草科进、甲根坝出,顺时针。根据藏传佛教的传统,转山转水转经路线皆为顺时针,我虽不信佛教,不过还是尽量按传统来走,其实还有另一个原因是从这条线出来就到达“摄影天堂”新都桥了,且这条线几乎包含了所有观看贡嘎山的最佳平台。路线:草科—界碑石—巴望海—子梅村—贡嘎寺—子梅村—子梅垭口—玉龙西村—甲根坝用时:七天里程:约170KM(自己计算出来的,若不对欢迎各位指正)月份:七月状态:单人、重装、无GPS、无向导负重:25kg左右(出发时)途中黑线为此行路线,图片来自@西藏—假想敌制作贡嘎转山攻略:https//bbs.8264.com/thread-1883514-1-1.html 武汉至泸定段6月30日从武汉坐火车至成都,成都转客车至泸定。这次再次深入藏区,离上次入藏已近一年,这次的出发贡嘎山是第一站,后面还有好几站,总共历时原本预计60天,事实上总共历时50天整,上次的入藏虽也是长线,但也只是这次的一半。离开武汉那天并没有很多感慨,只是一个人上路难免显得有些许单薄罢了。这一上路要回来可就是将近两个月之后了。火车是晚上的,我差点错过火车,在武昌站改到了汉口站,我以为武汉站即武昌站,原来有一个站就叫武汉站,比较偏僻的一个火车站。到达成都 次日到达成都,晚点了好几个小时(天气原因),这是我入住的青年旅舍,来之前了解过,入住后发现比想象中的还好,里面外国人居多,旅馆定位人群看样子是针对外国旅客的,前台英文说的麻溜的顺。旅馆出去就是一条河,比较清静。在成都采购的食品,我是按照十天的行程来采购的成都出发前在药店称了一下背包,23kg,背包立不稳,是靠桌子上的,所以实际重量大于23kg,还不包括相机、在泸定添购的物品,所以粗略估计重量总共约25kg左右。成都至泸定路上的风景,才八九个小时,在路上经历了晴天、小雨、暴雨、阴天,真可谓风云莫测!距泸定还有几十公里,有一段小塌方DAY.1 泸定—夏家里电站泸定至甘谷地徒步,甘谷地至草科段坐车前往,下午两点左右于草科徒步至夏家里电站,夏家里电站距界碑石约还有两三公里徒步出城路上,回头遥望远处的泸定城路上的狗可多了,很凶,还好基本都拴住了,不然我要被狗追的在318飞奔,不过这小狗崽没拴着,突然跑出来吓我一跳,凶的很,用登山杖把它赶回去了。草科藏族乡,比想象中还要大些草科有很多这样的瀑布,从高山上一泻而下路上难得能见到一户人家河水非常清澈,前一段时间下雨从山上下来的山上下来的大水,当地人正在疏通在路上遇见的叔叔阿姨,他们开车来看仁宗海的,前面路上涨水了,他们过不去,于是回来了路上的涨水区,水流很急,我沿着路边的石头拄着登山杖才穿过这里路上的隧道,约一百米第一天的营地,这一路有好几个电站,在这里的是成都人,人很好,我要煮面,他们用红烧肉诱惑我邀我去吃饭,盛情之下,实在不好拒绝,遂吃了一碗。晚上在帐篷里处理脚底的血泡,双脚各一个,其实也就是第一天脚下的血泡走着很不舒服,之后的那几天倒还没什么反应了。DAY.2夏家里电站—巴望海夏家里电站徒步至巴望海,路上见过一个房子,有几个藏民,除此之外便什么人也没有,负重的压力有点大,走得有点累。仁宗海电站里夏家里电站很近,一公里左右界碑石,看过之后感觉在电站扎营比在这里要好 巴望海是往然洼沟方向去红色的石头 大路结束处的房子,从这里开始是马道,要进入后面的森林这是往巴望海去的马道的入口 原始森林中的马道,路迹很明显,沿路有马粪、马脚印 偶尔有这样的岔路口,但最后都是到同一条路的途中小憩第一条小河,踩着木桥过去的第二条河,这条很猛,桥被冲走了,想淌水过河无异于找死在河的下游发现了这三根木头,估计是被冲下来的。这是我过河的唯一希望,如果今天过不去,今晚下雨明天水会涨得更大。那就休想过河了,打道回家吧。我过河后对岸拍的,我先将所有装备卸下,无负重尝试过河,过到河对岸确定穿上装备可以过来才回去把装备穿上渡河。河水很冷,与冬天无异。淌过河之后的模样,开始下起了小雨,今天过河是正确的,明天的水会涨的更大。第三条河,木桥很结实,河水流向巴望海这段沿着河滩的路路迹有点不明显巴望海 巴望海营地,四周很安静,只有我会发出声音晚餐是面条,炉具是自己DIY的酒精炉,很好用,我贡嘎转山、亚丁泸沽湖、青藏线都是用它。由于巴望海里的水很浑浊,我只得饮用水煮面,水少了点,吃了回热干面DAY.3今日从巴望海到贡嘎寺,到的比较早,因为途中一个子梅村的藏族大哥用摩托车带了我一小段,天气依旧没有转变,满山云雾,下午在贡嘎寺的时候下起了雨,天气不好,我的心里也一直很忐忑。清晨从巴望海出发,昨晚狂风暴雨啊,还好昨天过河了,照片系三脚架自拍。路很窄、很滑,还不断上下坡,确实只有马和人能走。但,我遇见的那位子梅村的藏族大哥真正让我浑身上下每一个细胞都被他震撼了,大神啊,开着摩托车带着我和包在这样的路上飞奔。就是这辆摩托车,当时我在路上遇见藏族大哥,他说要去草科接个人,我确认我没听错,他要骑这条路去草科!我告诉他前面有一条河涨水了,骑摩托车过不去,他说去看看。过一会儿,他回来了,说过不去,他说让我上车,带我去子梅村,他说前面的路不太好走,而且也不好辨别,怕我迷路。我听了就上车了,背包绑在后面。上车之后把我吓的啊,牛人啊!我都不敢拿出相机拍照,开玩笑,动都不敢动,还照相,生怕一动车就倒了。就上面那种路,过的时候,我是真有点担心啊!不过藏族大哥牛B的技术深深的折服了我,子梅村一个支教的学生说他是子梅村第一骑手,坐上他的车啥都不用担心。出巴望海不久的山体滑坡路段巴望海的尽头是一大片参差不齐的树干这里也要淌水过河,河水真心很冷([]
廖婉宏
[ ]9、16晚六点半青岛准时出发北京徒步长城,这是几年来第一次如此准时出行,感谢童鞋们。在天津和黄骅之间,大雨瓢泼而至,再加北屿短信告之北京大雨,心骤然又不安起来,虽说之前看密云晴天,但现在对天气预报着实不敢抱太大希望,只能想没雨就好。一路雨中行至北京,五环接上娜娜。行至密云,路边一点雨的迹象也没有,大喜。17早七点半从古北口上山,沿长城蜿蜒行走。且行且拍,队伍慢慢一点点拉开,据说走在前面的是小报记者,走在后面的是摄影师一路慢慢走来,在金山岭长城内沐浴阳光梦回明朝等落日也是很开心的一件事、、、、、、、18日清早三点半起床四点农家出发,四点十分进检票处,一路急行军四点半到达后川口上到敌楼上,开始夜爬长城。司马台景区于2010年六月因景区修整关闭,而我们要去的望京楼就在司马台景区内,大家不远千里来到长城上,望京楼也是一个必须要去的地方之一,集体决定后要夜爬长城就为了避开景区保安,及至到了司马台景区内因长城内地面以修复,逐开始了跑城。一路小跑过了铁索桥,经东坡村八点十分上到望京楼和仙女楼。中午十二点离开密云,天津晚饭顺便逛了意式风情街并观看天津夜景。于零晨四点抵青,至此结束长城徒步开心而快乐的旅程。以流水帐记录全程,后续期待油国佳文有片片的童鞋全程砸过来,分享开心快乐之旅第一张是从古北口到金山岭的线路图,全程17公里用时10小时,其中行走才用了五小时多点,其余时间不是在拍照就是在休息,很惬意呢。因第二天的数据丢失没有详细的记录,只能用景区线路图来做个大概说明,走涵龙沟经丫髻山寨、花楼、东五眼楼、麒麟壁、文字长城、过温泉水库经东坡村直达望京楼,大约也有十公里左右。 野长城游记去穿越古北口、金山岭、司马台三段长城是很早之前就定下来的,为此兴奋了好久,耳畔一直回响着张明敏的《我的中国心》这首歌:“长江、长城,黄山、黄河,在我心中重千斤,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心中一样亲。留在心里的血,澎湃着中华的声音...... ”一直盼着这一天的到来。之前出去玩,心情总是非常的愉悦,而这次长城之行心里却觉着沉甸甸的,可能是长城在我心里过于神圣,就像是朝拜一样吧。作为中年人,在面对这些历史古迹的时候,感触与年轻人会有所不同,可能会更深一些的。车在漆黑的高速公路上飞驰,我的思绪早已飞到了长城之巅。夜很深了,车厢里早已没有了年轻人的嬉闹声,进入河北境内,下起了雨,且越下越紧,进入耳畔的只有雨声和发动机的低鸣,秋雨打在车窗上,就像打在我的心头,一丝寒意袭来,不禁打了个寒战。这是怎么了?我渴望了解历史,我离着历史越来越近。长城,我来了。登上长城,残缺破败的残墙断壁映入眼帘,心中不免平添了一丝苍凉之感,但它雄伟依然,尽显残缺之美,抑制不住激动的我频频按下快门,始终冲在队伍的最前头。以前我来过长城,但那是修复过的慕田峪长城,心里涌现的只有感叹和自豪,而这次站在未修复的明长城上,头一次与古代遗迹有了一种心灵的碰撞,我能读懂你吗?我觉得长城与圆明园不一样,虽然都是历史遗迹,虽然都已破败,但长城体现的是古老中国的强大和不可战胜,而圆明园则寓意着中国的耻辱。一个从强大到衰败的中国历史就这么浮现出来。我不是搞历史的,我只是历史长河中的一个过客。我也是一个爱国者,我为我的祖先感到骄傲。今天来到这,除了震撼,我只能用我的思维去了解它,解读它;用我的双脚去丈量它,接触它;用我的心灵去抚摸它,亲吻它。 长城从嘉峪关而来,向山海关而去,绵延近万里; 长城从历史而来,向未来而去,历经几千年; 长城从儿时父母的故事而来,也必将在我们的子孙中传唱下去,世世代代,永不停息。 在古代,长城用它坚强挺拔的身躯抵挡外来列强的入侵;在现在,长城用它苍老破败但依旧雄伟的容貌迎接中外慕名而来的游客;到未来,长城必将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中华儿女的中华魂。而此时的长城则像一位老者,静静地安卧在那里,向人们讲述着中华民族的兴衰荣辱,讲述着它所目睹的历史故事,讲述着它曾经的辉煌,从没停止过...... QD胡司令古长城有感 2011、9、20 古北口二十四眼楼 感谢8264感谢欧格翠 偶也来凑个热闹吧这是第二次走长城了,去年的九一八清晨五点半我和花花还有绿海坐在北京西站边的肯德基看着窗外未明的天及飘忽而至的大雨,商议着还要不要去箭扣,最后决定先去逛京城再去箭扣。也就是那次有幸在箭扣长城上看到了云海,看到残破而峻美挺拔的古长城(https//bbs.8264.com/thread-513143-1-1.html)心生感慨:明年现来一次。没成想因中秋节的原因日期延后的结果是和去年箭扣仅相差一天,呵呵,偶声明,真不是故意的。闲话少叙,图归正传,因这次活动有不少都是提前预留出本次活动时间,故而回来后都很忙,片片都没时间发,偶先发几张,小卡片成相效果差,勉强看吧。敬业的摄影师,据说假牙也露出来,唉,我真不是故意把嫩拍成这样滴我起誓:绝不破坏长城的一草一木,做到除了脚印什么也不带走 我们的队伍向着长城的方向前进,在这里你可以放飞心情,踏着脚下的明砖一步一个历史的向前走、、、、、偶来几张险滴,其实顺长城再往前走一个敌楼的位置,有个可以上长城的地方,当时不知顺城墙爬上来的,还好有惊无险每个人都安全上来了 那天出其的好,天很蓝,白云大朵大朵的漂浮在空中静止不动,如同块块棉花糖通过箭口望去,长城如同一条巨龙静静的卧在那里,诉说着几百年的沧桑 来几朵棉花糖 这就是金山岭长城中的障墙以下片片全部由胡司令所拍,版权归司令所有在这个收获的季节,一地金灿灿的玉米,成为成王爷穿越前掠夺的粮食在阳光下 在曲折蜿蜒、错综纵横的千山万水间, 那一座一座的列城,屏障和烽堠使你长城内外的子子孙孙 统一成了 一个在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伟大民族! 秦皇无策建长城,刘氏仍穷北路兵。若遇单于旧牙帐,却应伤叹汉公卿。 无名小花静静绽放在长城角下,同日月星辰见证长城风雨天津意式风情街头上的工艺品,让我们这群刚从时空穿越而的人有一丝的不适应([]
吴慧发
〖前言〗2013年8月7日上午,肯尼亚首都内罗毕乔默-肯雅塔国际机场爆发大火,烧毁国际到达大厅,机场关闭。听闻这个消息时,我们正在从安博塞利返回内罗比的路上。“既然机场关闭,我们是不是可以晚回几天?正好可以再去一次马赛马拉!”得知这条坏消息,我们的第一反应不是叹气,反倒有点幸灾乐祸。我们在马赛马拉只呆了三天,三天的时间,对于辽阔无边的马赛马拉草原来说哪里足够,只觉意犹未尽,诸多遗憾。8月8日,按原计划下午我们就将搭乘阿联酋航空返国。但一大早便得知消息,国际机场当天依旧关闭。清静和飞翔开始与旅行社及保险公司联系,75忙着联系更便宜的酒店,因为十有八九我们这天是无法离开了。走不了,但也去不了马赛马拉,因为正值马赛马拉的旺季,如果没有提前几个月预订住宿,根本是一房难求。午饭后,我们兵分两路:大部队去机场确认航班消息,我和蟋蟀头及75去希尔顿酒店预订当晚的住宿。因美亚保险认为机场火灾不在我们的保险范围之内,保险公司拒不承担我们滞留的任何费用,所以我们得找便宜一点的住宿。对于我们这类出行常住青旅或家庭旅馆的驴友来说,希尔顿这样的五星级酒店向来不在考虑之内。但,这是在内罗毕,我们必须为自己选择一个安全的酒店。而安全,往往则意味着昂贵。在希尔顿订好住宿后,我们三人赶到机场与大部队汇合。机场区的空气里依旧弥漫着一股浓烈的焦味,国际航班抵达区的建筑被浓烟熏黑,且部分坍塌。此情此景,惨不忍睹。对于我们这些滞留的客人将如何处置,机场与阿联酋航空没有任何表态。我们一无所获地离开机场,回到希尔顿。200美元/晚的住宿费,除了安全,我们并没得到更多。房间又小又旧,似乎连如家也不如,晚餐的费用又高得离谱,大家再也没有玩的心情,只一门心思想着回去。8月9日,一大早check out后赶到机场,机场早已是人潮汹涌,混乱不堪。我们挤在一个小通道处,在长不到十米的通道排了两三个小时,才总算安检完进入check-in大厅。原以为进去后便诸事大吉,谁知那只是等待的开始。check-in大厅里早已挤得人满为患,但离开的人少,进来的人却在源源不断地增加。在阿联酋团队check-in的柜台前又排队两小时后,方得知阿联酋当天并没增加一个航班,这意味着7号8号未离开的旅客将继续滞留。满怀希望的人群一片哗然,开始躁动不安。阿联酋航空的工作人员站在柜台上讲话,让非当天机票的乘客离开,“NO!NO!”滞留的旅客,而且大多是中国游客,喊着统一的口号,表示抗议。这样的劝退与躁动发生几个回合后,驻内罗毕的中国大使馆人员赶到,人群爆发出一阵掌声,集体喊着“我们要回家!我们要回家!”这样的场面我从未经历,有点震惊,也有点感动。大使馆参赞与各团队的领队交流后,又与阿联酋的工作人员沟通。但那晚,我们的等待并没有一个好的结束。八月的内罗毕,晚上凉风习习。机场上已搭了两天的帐篷,依然还在搭建中,黑人兄弟的工作效率,实在不能令人恭维。我们一群人站在机场的一块空地上,讨论我们的何去何从。讨论没有结果,唯一确定的是,先回酒店休息。在机场耗了一整天,大家都累了,身心俱疲。所幸的是,8月10日一大早,阿联酋航空便来电,要我们赶紧去机场。这一天,机场的秩序明显比前一天好很多,我们顺利地办完值机、通关、安检,直至坐到帐篷搭成的临时候机大厅时,心里才安定许多。心安之余,回想肯尼亚的这十多天旅程,只觉内心五味杂陈。原以为可以在肯尼亚无污染的大草原上畅快呼吸,享受天然氧吧,谁知灰尘铺天盖地,大家都用口罩或头巾捂着脸,每天回到房间都是蓬头垢面。原以为可以在内罗毕穿街走巷,享受逛街乐趣,谁知内罗毕安全堪忧,因抢劫时常发生,我们所停留的地方,除了餐厅,就是酒店。原以为只要在对的时节到了马赛马拉,每天都可以欣赏到角马过河的壮观场景,谁知这其实非常靠运气。但不得不承认,近距离看动物是多么美好的一件事。优雅的长颈鹿、温顺的斑马、性感的猎豹、稳重的大象、猥琐的鬣狗、霸气十足的狮子。。。当曾在动物园里才能看到的动物,忽然在我周围自由行走、奔跑,那感觉真是无以伦比的美妙。特别是当狮子情侣含情脉脉地对望时,那一刻,我的心瞬间被打动,化得如水一般温柔。当然,更多的故事,更多的细节,还是请与我一起,走进肯尼亚。 D1(7-29)上海——迪拜——内罗毕4点钟,天未亮,整个城市还在沉睡中,我俩便拎着行李从家里出发了,去浦东机场与朋友们汇合。我们将搭乘715的航班,经迪拜转机前往肯尼亚的首都内罗毕。在这之前,我只睡了3个小时。待飞机准时起飞时,我已进入沉沉的睡梦中。在梦中,我似乎进入了时光隧道,去往另一个不同维度的空间。但的确,那是另一个不同的国度,位于赤道上的东非国家——肯尼亚。抵达时,我们的时针将往回拨5个小时。时光倒流,在抵达肯尼亚的那一刻,梦想成真。 内罗毕国际机场,号称是东非最大、也最繁忙的机场,但在我们看来,小,且陈旧。繁忙却是真,当地时间傍晚19点过时,依然人流如潮,通关时,三四个关口处排着冗长的队伍。机场让人失望,但入住的酒店Crowne plaza却是当晚最大的惊喜了。出发之前,领队清静就说,肯尼亚的条件不太好, 即使五星级酒店,也不一定有wifi,也不保证有热水淋浴,千万不要用国内五星级酒店的准来衡量。所以,当我们走进酒店,便有人递上热毛巾和芒果汁,有人主动帮忙搬送行李,再到走进房间,眼前一亮,打开手机,免费联上wifi时,激动之情便难以言喻了。只是,酒店禁止吸烟,不仅只是酒店大堂等公共区域,所有房间都禁止抽烟。烟瘾难耐的蟋蟀头不甘心,让我打电话到前台,询问何处可以抽烟。话筒那边的声音,礼貌且明确:请下楼,走出酒店大门。如此严格的禁烟,是我们意想不到的,更意想不到的是,酒店居然在门口设有安检,所有的行李都必须通过安检。当时虽觉奇怪,却并不太为意,只是在后来的行程中,才渐渐明了其中的原因所在。 D2(7-30)内罗毕——马赛马拉 早餐后,我们便径直驱车离开酒店,没有在内罗毕作任何停留,直接驶向马赛马拉。座落在使馆区的Crowne plaza,似乎位于市区之外,仅几分钟而已,我们便已远离内罗毕,行驶在两边是乡村或镇子的公路上。而内罗毕的真实面貌,尚未见识。 我们团队20人,共租了六辆面包车,每辆车3-4人。我和蟋蟀头、龙之杰三人一辆。刚上车坐稳,蟋蟀头便要我和司机说,带我们去买打火机。司机约瑟夫Joseph一口答应。一边开车,一边回过头说道:“no problem.” 刹车没踩,车速没减,还回过头来说话,他这个举动吓坏了我,赶紧说道:“别转头,别转头!”我的话音刚落,约瑟夫又把头转了回来,举着手里的香烟告诉我们,“车里可以吸烟”。他这句话让蟋蟀头和龙之杰高兴不已,赶紧给约瑟夫递过去一支烟。因为,在这之前,我们的导游再三告诫,肯尼亚很多地方不能随便吸烟,比如公共场所、草原、车上。但刚出发,就有这样的破例,两个烟鬼当然兴奋不已。他俩兴奋,我却有另外的担忧。约瑟夫开车时只要说话,必定回头,这习惯令我最初非常担心行驶的安全问。但实际上,我当然是多虑了。黑人司机的脑袋后面似乎还长了另一双眼睛似的,他们即使回头说话,也能灵活地与对面的车辆擦肩而过。 9点过,我们途中的第一次停车,杜导说,东非大裂谷到了。东非大裂谷,这条长度相当于地球周长1/6的大裂谷,是大陆上最大的断裂带。深陷的地沟,犹如地球的一道巨大伤疤。位于肯尼亚的裂谷,只是东非大裂谷的一部分。在裂谷地带,发现了距今已经有350万年的“能人”(从猿到人过渡阶段的人)遗骨,诸多考古发现证明东非大裂谷是人类文明最古老的发源地之一。在人类起源问上,很多科学家支持“非洲起源说”,即目前生活在世界各地的现代人类的祖先在大约20万年前起源于非洲,然后在距今10万年以内离开非洲,向亚洲和欧洲扩散。我们其实都是非洲后裔,你相信吗?maybe。但眼前的大裂谷,因为角度问,并不能让我们感受到视觉上的震撼。眼见不一定为实,便是这个道理。在大裂谷观景点,蟋蟀头的最大收获,可能便是买到的两盒火柴。观景点旁边一个木雕礼品店,我问售货员是否有打火机出售?他摇头,然后从袋中掏出1盒火柴。我点点头,“这个也行。” 售价1美元,没有讨价还价。想再问他多买一盒,他跑去另一个房间,对另一个人叽叽咕咕一阵后,那个人不知从什么角落里又翻出一盒火柴。火柴难道是这里的稀缺货?我有点不明白。后来问约瑟夫,为何他们不卖打火机,只有火柴?他回答,因为打火机的气有伤身体,所以人们不爱用。真是这样吗?我半信半疑。 再一次停车时,正值中午时分,我们停在一家酒店午餐。下了车,男人们除了抽烟,便是纷纷抢着与黑人兄弟合影。他们的心思谁都明白,无非是想彰显一下自己的皮肤有多白。蟋蟀头之前一直说自己晒得太黑,现在他终于心理平衡了。不仅不黑,而且看起来似乎太白了。 我们的司机约瑟夫,英语说得比我溜。在曾经是英国殖民地的肯尼亚,英语是官方语言,课本全部是英语写成。所以,只要上过学读过书的肯尼亚人,都会说一口流利英语,而且还是英式口语。非洲是一夫多妻制,所以我很好奇,约瑟夫娶了几个妻子。当他回答我,没有结婚时,我大为诧异。再问他年龄,他告诉我,他43了。听闻他已43岁还没有结婚,我表示不相信。他淡淡地笑着,“结过婚,但现在离了。”后来聊起他的生意时,他才说,7~10月是肯尼亚的旺季,他几乎天天开车在外;即使淡季的时候,也是隔一周外出一周,聚少离多,所以就离婚了,而且没有儿女。现在正和一个中国女孩交往中。约瑟夫的坦诚相告,让我了解到现在的肯尼亚,城市中的男人们迫于经济上的压力,一夫多妻在减少,这种现象也许在农村会更为普遍。 午餐是自助餐。实际上,我们在肯尼亚这一路上,在酒店都是自助餐,如果在草原上,就是酒店准备的餐盒。非洲的饮食比想像中好。午餐后,继续上路。路边的植物,开始变得奇奇怪怪。 初来乍到,沿途的所有风景都令我们感觉新鲜,即使车没有停留片刻,我们手中的相机快门也没停歇过。在通往马赛马拉的前半段路程时,约瑟夫并不干涉我们拍照,但后半段路经一些小镇时,他便严禁我们拍照,“NO photo!”他说归说,我们拍归拍,并不太理会他的干涉。但没想到,他神情更加严肃地阻止道:“这里不要拍照!如果你们再拍,街上的人会拿石子扔我们的。”一边说,他一边晃着右臂,做出扔石子的举动。我看着路边的人们,他们中的有些人在我们经过时还会向我们挥挥手。我很难想像,如果我拍他们,下一刻,他就会捡起石头攻击我们。但约瑟夫的严肃劲告诉我们,他不是在瞎编故事,他一定亲身经历过,他的车可能就被那些石子砸坏过。 越接近马赛马拉,灰尘越大。当车从公路转入土路时,灰尘已是铺天盖地,迎着车袭来。即使车窗全部摇紧,也丝毫无用,在剧烈的颠簸中,车窗很容易就被颠开一条缝,然后缝隙越来越大。车中,一股干燥而呛人的土味,弥散开来。我和蟋蟀头都戴上了口罩,但过不了太久,蟋蟀头还是把口罩摘到了一边,“太闷了,气也喘不过来的感觉”。约瑟夫果然不愧有15年的车龄,驾驶经验丰富,即使路烂到极点,车七摇八颠,他也几乎不减速。别小看他这辆破面包车,可是改装过的拥有四驱的面包车。真正是面包车的外型,越野车的本领。车虽然颠得厉害,但我们还是睡着了。待再醒来时,蟋蟀头抹了下嘴巴,伸手向我要水喝,“我得喝口水把嘴里的土给咽下去。”他这话,把我刚喝进嘴里的水,差点喷出来。待我们六辆车终于全部停下来,我们可以下车透下风喘口气时,周围已是一片清新。“快看,那边的一群羚羊!”不知谁叫了一声,所有人的相机都对准了不远处草地上的一小群羚羊 。这是我们在草原上第一次看到动物,难免兴奋。但在后面的几天,这样的羚羊随处可见时,大家也就习以为常了。毕竟,这是非洲大草原上最最常见的一种动物。 上车,继续向前。刚刚进入马赛马拉的我们,新鲜、好奇、兴奋。显然,斑马比我们淡定许多。七八月是马赛马拉的冬季,枯黄的草色,一片片地蔓延开来,羚羊开始随处可见。我们的车停在了马赛村的门口。这些身披红布,手执一根木棒的男人,便是传说中连野兽也怕的骁勇善战的马赛人。我拿着一袋给小朋友们准备的棒棒糖跳下车,谁知,刚下车,这袋棒棒糖就几乎被这些男人们瓜分干净。去非洲之前,在书中了解到,马赛人不爱拍照,因为他们担心拍照会带走他们的灵魂。所以,我对去马赛村拍照心有顾忌。但是,这已不是一般的马赛村了,它已经商业化。早已见惯了各类游客,再加上我的棒棒糖,这些马赛男人都很乐意与我合影一张,即使把他们人手不离的木棒借我一用也是无所谓。 要识别马赛男人很容易,因为他们的装束很醒目:两块红底黑条或红底黑格的布,一块扎在腰上遮羞,一块披在肩上。马赛男人之所以喜欢身披红布,其实是为了吓跑狮子等野兽,保护他们赖以生存的牛群。随着时代的变迁,这块传统的红布不再是单一的红底黑条,也变换出多种样式,出现了黑条、黄条、蓝条或者黄格、蓝格,唯一不变的就是大红的底色。蟋蟀头提出要披一下他们身上的那块红布,那个马赛人立马答应,把自己身上的披风解下来,给蟋蟀头围上,再系个结,就OK了,穿戴十分容易。 这个说一口流利英语的马赛男人叫Peter,我注意到,甚至于他的装束都与其他马赛男人不一样。Peter指着距离我们不远的一个小门说道:“请大家抓紧时间,赶紧过来吧,我们为你们准备了节目。”那个用树枝扎起来的拱形小门便是马赛村的入口,低矮的入口与他们修长的身材完全不符。我们猜想是为防大型野兽进入才设计成这样的。参观马赛村并非免费,每人要收取35美元。这样一个自费项目让团队中的部分人有点犹豫不决,踌躇着是否要花200多人民币的门票去参观一个商业化的小村落。他们的犹而不决让Peter有点不耐烦了,大声地说道,“如果不参观村子,请不要再拍任何照片。”不能拍人,即使拍风景照也不行。最终,我们的团队一分为二,一部分去参观马赛村,另一部分则直接去酒店。关于值得不值得,每个人的心里都有把秤,且准不一,难以评判。我只是认为,既然已到了别人家门口了,人都站门口欢迎我们了,那就去吧,就算是一种礼仪。门票,就算是我们登门拜访的一点礼金而已。去亲朋好友家串门做客,我们还得拎点东西了,去别人村里作客送点礼品更是无可厚非。最重要的是,即使这已是一个对游客开放的马赛村,它也还是马赛村,是马赛人自己的家,而非一个临时搭建起来供游客参观的人工景点。跟着Peter进了马赛村。过那道拱门时,身材矮小如我,也得弯腰才能进入。村不大,零落地散着一些土坯砌成的房屋。低矮的土屋,与马赛人的身高同样不匹配。待我们一一进入,十几个马赛男人已经排成一排,准备为我们跳“勇士之舞”。“勇士之舞”是马赛男人的传统舞蹈,在他们的哼唱中,一个接一个的马赛人开始立定跳高,跳完一轮,再来一轮。除了绷紧小腿,笔直地往上跳,勇士之舞没有更多动作,手上也不需要多余的比划,只要尽可能地跳得高些就行。这真是我所见过的最简单的舞蹈。但其实,跳得高,跑得快,历来就是马赛人对勇士的认定准,这其实也与他们的游牧习性相关。(拍摄者:蟋蟀头) 跳完舞,Peter开始为我们介绍他们的村庄。Peter说,收来的门票钱是为六个村子的100多个孩子筹建学校而用。得知我们每人交的35美元将用来建学校时,我心里顿时宽慰了许多。我问Peter,他为何会说英语?因为在我的想法里,以游牧为生的马赛部落,遵循传统生活方式的马赛人,一口流利的英语,似乎与他们完全沾不上边。Peter告诉我,他上过学。他竟然上过学?我有点吃惊。再问,村里有多少人上过学时,他平静地说道:“两个人。”另一个人,便是他的弟弟。“你是村长吗?”我问。能有这样特殊待遇的人,在我看来,必定是特权阶层。“NO。my father is chief.” 原来,他是酋长的儿子。Peter很得意地告诉我,他有10个老婆?十个老婆?!太让人吃惊了,他怎么顾得过来?“你结婚了吗?”这次轮到他向我提问了。“结婚了。”我指了指正在拍照的蟋蟀头。“不过,他只有我一个老婆。”我补充道。“你老婆向我提了这么多问,看来她爱上我了。要不,你把她让给我吧!”Peter开玩笑地和蟋蟀头说道。“NO。”蟋蟀头摇着头答道。但后来,他后悔了,和我说,“我应该假装答应他,再看他打算用多少头牛来换你,你就知道你值多少头牛了!”他刚一说完,便被我狠狠地掐了一下。不过,以畜牧为生的马赛人,的确是用牲畜作为娶亲的聘礼,据说十头牛就可以娶一个老婆。 接下来,Peter就要带我们进屋去参观了。马赛人的房屋用泥土和牛龚搭建而成,屋顶则用茅草盖上。在马赛娶老婆,男人不用担心房子问,因为房屋都由老婆搭建,一个老婆一个屋子。门很小,依然只能弯腰进去。进去后是厅,除了一股难闻的骚味,小小的厅里什么也没有。如果要坐下来,对着门,靠墙的一侧有一条砌高的土堆,可以当沙发一用。而这难闻的味道,则来自牲畜。因为牲畜是马赛人的财产,有时晚上会让牛羊进屋,以防被野兽偷袭。所以,马赛人的房屋实际上是人畜共用,有股怪味也就在所难免了。侧面有个更小的门洞,钻进去,再向左转个弯,便是卧室了。这样的内部构造,其实是防止野兽或者敌人的贸然闯入。卧室小得可怜。靠右的地上用土稍微砌高点,再铺一些布,就是他们的床了。我有一个疑问,马赛人这么高的个子,这么短的床,岂不是从来都不能伸直腿睡觉?距离床边不到一米远的土灶,便是他们煮饭的地方。而墙上那个透着光亮的小洞,则是窗户。在我看来,说是窗户实在太不贴切,怎么看也只能说是个窗洞。在屋里生火煮东西,却只有这么小的两个窗孔换气,人住里面岂不要闷死?灯呢?屋里黑漆漆的一片,他们晚上用什么照明呢?杜导的解释是,马赛人的生活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天黑就睡觉了,根本用不着点灯。家徒四壁,马赛人的房屋真是把这个词解释得再透彻不过。(拍摄者:蟋蟀头)几个人挤在屋里,没呆多久,已觉缺氧,再加上屋内气味奇怪,我必须得出去透口气了。一出来,迎面便撞上一气质不凡的老者,他便是Peter的父亲——酋长大人。蟋蟀头按中国人的见面规矩,赶紧递上一支烟。老酋长把烟接过来,微笑不语。虽然他不会英语,我们无法更多交流,但老酋长的确是给人一种大家长的感觉。 令人惊讶的是,马赛人至今沿袭万年前钻木取火的传统。两个人搭手。把一束枯草杆垫在地上,草杆上再放一个带孔的木块,一人用手按紧这个木块,不让它移动。另一人则用一根木棍穿过木块的孔眼,并两手合掌转动木棍。18秒的时候,开始有烟冒出,不到30秒,那束枯草杆已有些许火星。马赛人便把木棍和木块拿开,用手捧着枯草杆,用嘴对着火星开始吹。烟雾越来越大,直至那束枯草杆燃起了红色的火苗。钻木取火成功,全过程仅1分钟15秒。但我永远是那个“为什么小姐”,从小到大都是如此。我从蟋蟀头那里拿来一盒火柴,问Peter,“你们为何不用火柴呢?这个更方便快捷。”说完,我掏出一根火柴,准备示范给他看,让他知道现代文明的厉害。哪知,第一根火柴竟然没划燃;换一根火柴,不行;再换一根。连换几根火柴后,Peter笑了,我却万分沮丧,并且无从解释。也许,是神不想破坏马赛人对钻木取火的执着吧,想借马赛人将这古老的传统保持下去,以告诉后人,我们人类曾经用这样的方式取火。令人啼笑皆非的是,随后Peter拿了一个带孔的木块问我,要不要买?而且开价不菲。 接着,女人们终于登场,为我们表演唱歌。与马赛男人相比,女人的穿着就色彩丰富许多,而且身形相对肥胖,不知这是否与生育有关。 一夫多妻,全世界男人的梦想。不能一夫多妻,但至少可以与老婆们合个影。男队友们都纷纷跑过去与马赛女人合影,领队清静跑得最快,顺利拔得头筹,75次之,飞翔第三。只是,老婆们却越来越少。可怜的蟋蟀头,轮到他时,只剩三个马赛女人了。但他还是很开心,跟着马赛女人一起边唱边扭。她们唱的是马赛语,可蟋蟀头,你唱的又是什么呢?虽然是第四个上场,但明显他很受马赛女人的欢迎,一起唱歌,还一边有所交流。只是,你们在说什么呢? 唱完几曲后,马赛女人们散去,Peter要继续带我们去参观。他指着房屋后面草地上围成半圆形的货摊说,“This is our market.”货摊上的东西无非是一些手链、项链和木制工艺品。Peter指着手链和项链告诉我说:“这些都是我们村里的女人做的。”然后指着木雕说,“这些都是我们男人做的。”“卖这些东西的收入也将用来建我们的学校。”看着这些做工粗糙,且大同小异的商品,这一次,我却有点怀疑了。真的是自己做的?真的会把钱用来建学校?无论如何,读过书的Peter已经不再是一个原始的马赛人了,也许,在他的意识里,早已植入了市场经济。不过后来再想想,即使这些收入不是用来建学校,而是用来改善他们的生活,也未尝不可。毕竟,他们的生活环境,真的不咋样。而事实上,随着时代的发展,旅游业的兴起,放牧早已不再是他们唯一的谋生手段。旅游收入,已经成为这些村庄重要的收入来源。
李平杰
一天,一天,秋风拂红了绿叶,阳光晒出了一片片金黄。院子里勤俭的老人们,晒了一地的辣子、菜花、青萝卜、雪里蕻,晒着丰收的心情。偶尔,夜雨坠落,寒气弥漫,惦记着热腾腾的火锅,也想念起温暖的夏季了。初夏,暖风四起。为了见到燕小培,我加入了零队的博格达五峰穿越队伍。第一次漂大厢进山,还是蛮刺激的。颠簸一路,还都挺开心的大风中,颠簸中,窝在人堆里,努力地卷烟卷第一天的路并不长。也是为了让大家适应。2号羊圈扎营之后,便是热热闹闹的火锅大餐。托小培捎来的即墨老酒,加了姜丝和红糖,煮热了,正好配火锅。聊着聊着,一不小心吃了个肚歪,喝了个微醺。收拾东西钻帐篷,听到营地正开始第二场活动。大家围着灯光烟火,和着欢快的歌曲,跳起了舞蹈。红姨啊,你的队伍是我目前遇到最能闹腾、最有活力的队伍了。 第二天的路,虽然雇来了骆驼和马匹,但是顶着狂风行走并不好受。有点庆幸自己没有雇马匹。有大背包在后背档着,暖和许多。饶是如此,某些瞬间风大的地方也会被吹得站立不稳。大石背后好挡风牛气的骆驼,挂了许多背包因为前方积雪太深,马匹过不去。渐渐地,起雾了,风更冷了,小水点儿飞落走上三个岔瀑布,雪已经开始渐渐加大饶是寒风飞雪地,他们依然快乐雪越来越大……其他的山里看来也难幸免在队伍里和飞翔夜猫意外重逢了。去年狼V偶遇这位桂林领队,能背能走。 雪越来越大。过冰面的时候,一步没落好,我的右脚直接踩破冰面落入水里,瞬间那个透心凉呀。后面每一次等待都得不停跺脚取暖。有些队员则因为早上轻装走路的时候,没随身带够衣服,不免有些着凉不适。零队找了个地方安排大家扎营。第一次在雪窝里搭营,好不容易踩出了雪坑,结果风一直吹得帐篷飞来飞去地,没法搭。一旁的广州骆驼已经把帐篷基本搭建完毕,招呼着别弄了,先进帐篷凑合一晚上吧。赶紧收拾自己的东西钻进帐篷,右脚几乎冻僵,冰水泥巴把鞋带粘得一塌糊涂。我想我那天基本是呲牙咧嘴地哆嗦了好半天才换下袜子钻进睡袋保温。而骆驼一直在外面,拉风绳,铲雪压帐篷,再盛回干净的雪,然后才进帐篷,开始烧水做饭。雪花继续飞舞。在这个小小的石围里,不弃、火星还有骆驼的帐篷挨在了一起。骆驼焖了香肠米饭,煮了锅咖喱菜,另外两个帐篷里,每个帐篷炒俩菜,大家一起分享。一轮吃下来,居然又撑着了。骆驼烧了些热茶,喝下去,终于感觉到温度全回来了。大风雪之后,通常会是好天气。早晨的耀眼的阳光驱散了所有寒意。毫无意外的鞋子冻上了,根本穿不进去。不管了,干脆把壶里的温水浇在鞋面上,化开了冰坨子,然后穿上防水袜,笨拙地扎好鞋带,套上雪套,走出帐篷。阳光真好~!没记错的话,旁边这就是4613米的“小珠峰”,中登协高山技能培训会有攀登“小珠峰”的项目。 厚厚的新雪,走起来还是很舒服的。大伙儿的心情格外的好~小培这一身颜色搭配,俏生生拜山,许愿,还原 前方有冰裂缝,零队带头,结组先行。差点踩进裂缝里保持距离,列队前进零队休息中的结组队员广州骆驼简单达坂下,午饭时间。倒是不大饿,煮了锅羊肉汤饭,喝得身上暖烘烘的。继续走着~“简单”达坂,不简单。新雪松软,零队在前面踩出脚印来,大家依次顺序而上,还得小心不会滑下坡去。翻过达坂顶,SOSO给“阜康简单”烧去纸钱,希望他继续保佑大家在山里平平安安。欢乐地下坡去咯过雪原到达三号冰湖附近,择地扎营。意外得知今天是“千寻”的生日,细心的“火星”拿来面条和鸡蛋,让我给“千寻”做一碗长寿面,他和“夜猫”则动手做饭炒菜。晚上大伙儿挤在姑娘们的大帐篷里,给"千寻"唱歌庆祝,分享美食,热热闹闹地聊成一片。大概星星们也觉得我们有点吵~今天要出山啦,要出山啦~。回头再见~还有冰裂缝。骆驼拍照的时候,包上挂着的杯子掉下去了。用手杖折腾好一会儿,捞上来了。由于一路下坡,温度渐渐回升,植被也越来越丰富,大伙儿的速度渐渐地也加快了 一起搞个怪……群主被群杵?零队你拍个牛粪也那么敬业沿途能看到裂开的冰河 再见小培,依旧美丽开朗,爱笑得没心没肺的。继续保持哦,为了爱你的人们和你爱的人们小寿星千寻忽然觉得你俩很默契~零队说了,出山会看到花海。然后我们一路寻找,沿途只看到零星的小花。零队说,每平方米只要有一朵也算……花海趴在地上拍微距也是蛮累的。。。忽然看到了成片的紫花,等待许久的摄友们激动了到达绝望坡顶,休息。天气暖和了(
詹婉心
是的,我回来了,从我热爱的西藏,遥远的拉萨回来了……记得那天,同行的队友在信息里说:我现在醉氧呢,你呐,到家后怎么样?记得那天,户外的老友问我:你西藏行的图片和文字呢?我们期待你的帖子呢!记得那天,那天,那天……我一直在回忆中不停的整理那些已经变成“昨天”的相片,突然觉得无论相片拍得有多烂,我都舍不得删掉…… ——记附加队友“橄榄”的游记帖子:且撤且珍惜——记我的2014西藏珠峰东坡、希夏邦马峰南坡之旅(全文完 )https//bbs.8264.com/thread-2177860-1-1.html —— 前 序 —— 今天,我开始在断断续续的回忆中写那段还未曾远去的日子。写我在西藏的步履,便会不由自主的想起一路上看到的那些双手合十、高举头顶、一步三叩的虔诚和执着;写我在西藏的步履,还会有一种感觉让我情不自禁的想起那些清澈的眼眸,总想再抱一抱他们,那些淳朴的孩子,是他们让我的身心,还有那曾经途中的坚强,没来由的在今夜再一次,再一次败给了记忆中的这一份“柔软”……是的,今夜我还是想你,想你之际会令所有的“思念”肆意地顺脸淌下,流进嘴角,咸咸的,涩涩的……这种感觉像极了一场绵长而无果的爱恋,在每一个夜深人静的夜晚从未远离。 ——记 藏传佛教文化…… 藏区的孩子…… 去西藏,去雪域高原,终点不是目的,路上的每一天,每一个恰到好处的瞬间,才是生命中难得一见的美景。转山、转水、转佛塔,还有那佛前的磕长头、酥油灯前的许愿,这些所有的修心、修性和修行,即使不能融入和参与,我想,今生若能有缘就这样默默地注视着,也很好…… ——记 (橄榄摄) 美丽而神圣的“布达拉宫”……(橄榄摄) 在布达拉宫,在大昭寺,在八廓街,在甜茶馆,在每一处神山圣水的脚下,都会让你受到那一份份微笑着的美好祝福:扎西德勒!在山顶撒一把“隆达”祈祷平安,在飞扬的“风马旗”下敬祝神山,在碧蓝色的湖边,在洁白的雪山之间,撑一顶帐篷,去感受清晨或是傍晚那一缕阳光的洗礼……活在当下,珍惜每一天——让我们在行走的途中“修行”——哪怕只是对身边的人露出微笑…… ——记我在西藏…… 我在西藏……(橄榄摄)海拔5000米的跳跃……(橄榄摄) 我在“珠峰东坡” 我在“希夏邦马南坡” 在这里,所有的一切就如同落在白纸上,变得简单而直白…… 我并不是特热衷写游记,只是每次远行归来,我总会在想,怎样才能留住这些渐行渐远的时光?对我而言,也许把途中点点滴滴的记录汇集在一起才算是一次有意义的出行的结束吧。也许,如果有一天我真的老了,在人生末路的渡口徜徉,在青丝白发,铅华褪尽的沧海桑田,那些让人感动的东西再也感动不了我,令人悲伤的事情再也不能让我流泪,那时,如若可以,我愿在等待岁月苍老的回忆中再一次邂逅这一路的“温暖”;那时,如若可以,我希望还能在这里看到,或是听到我的孩子们为我读这些文字,在似曾相识的画面里,在密密麻麻满是“昨天”的字里行间,想起昔日繁华的风景和风景里的我们,然后,然后让“思念如花”……——记感谢记忆里有你——首先感谢为我践行和接风的队友和家人…… 感谢拉萨的朋友们和两位偶遇拼车的香港美眉, ——谢谢你们的相约与相伴…… 感谢一路有你——与家乡环华骑行的“朱世岱”老师相逢拉萨, 感谢您带给我他乡遇故人的激动和感动……感谢一路有你——曾经“狼塔C+V”路上的队友, 感谢你们在回程途中对我的热情款待…… 感谢记忆里有你——谢谢你们带给我雪域高原旷野中的真诚…… 今天,敞开心扉,要感谢生命,更要感谢你们——感谢有缘与你们同行在AA相约的路上,感谢途中不离不弃的情谊,因为你们的自信与阳光,让我由衷的敬佩与信任,因为你们的加入,让我的西藏之行更精彩……风中,雨中,暴雪中,我们一起走过,你们让我看到了户外领域的风采和户外人的素质。当时光匆匆,别去经年,我们终将会在漫长的岁月中明白最美好的也许不是那一路的风景,而是我们曾经并肩走过的那些个转身的等待和惜惜问候的细节……一缕清风,一丝细雨,一片飞雪,在生命中变成永远难忘的初心,温暖了曾经所有的过往,别后,一声念安,一句祝福,足矣…… ——记“珠峰东坡”徒步的全体队友(从左至右):轻装队员:辽宁的“走来走去”和“随心”、广西的“明成”重装队员:贵州的“橄榄”、云南的“时光”、本人 合影于“优帕村”——徒步“珠峰东坡”的起点……合影于“希夏邦马”南坡徒步的途中……合影于“希夏邦马”南坡的营地…… 贵州的队友“橄榄”,是我去年“贡嘎”之行的队长,一路上很会搭讪和沟通(号称“雨神”,这点是我所不能及的)…… 云南的队友“时光”,或骑行或徒步曾多次进藏,是一名我所信赖的骚大夫,(也是大名鼎鼎的“雨神”,据说拉萨一别后的日子他可是到哪儿哪下雨)…… (一)启程拉萨 又是一场雨,让闷热的午后变得清凉,在这样一个下过雨的傍晚,约三五知己小聚在这空濛的夜色里,谈人生,谈生命,谈令人向往的外面的世界。他们说,你又在路上!走的如此匆忙,让我们再一次追寻着你的足迹;他们说,你怎么能放得下?离得开?舍得去远方看风光无限?是的,生活就是这样,有些事看起来很难,其实做起来很容易——例如“远行”;有些事做起来很难,看起来很却很容易——例如“行走”……——记启程相送,归来相迎,所有的感激之情都在心中…… 从这一刻起,愿途中所有的收获“入眼成景,入心成禅”…… 幸亏提前了一天,飞机经停银川时因拉萨贡嘎机场沙尘暴而被迫停飞, 当晚航空公司安排食宿,调整起飞时间…… 第二天到达“贡嘎机场”已经是正午,25元坐机场大巴不到两个小时到市内,还好,下午办理日喀则地区的边防证比较顺利…… 入住预定的位于拉萨市北京中路亚宾馆旁边的“风马飞扬旅舍”,这里住着是很多骑行爱好者,不愧是“车友之家…… 环境优雅的“风马飞扬旅舍”…… 这里住宿方便、整洁,环境温馨、安静,还有温文尔雅、端庄漂亮的老板娘…… 充分利用短暂的午后时光——我想,逛街和吃应该是所有初来拉萨的朋友们别无选择的节奏…… 大昭寺一景…… 相识是缘——感谢拉萨热情的朋友们…… ([]
《
人皇纪》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或网友上传,永州市皇家贝贝小说网只为原作者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并收藏《
人皇纪》最新章节。
永州市皇家贝贝小说网友情链接